
MLB是远在中国的棒球迷们了解棒球文化的窗口,棒球之所以能够被称作美国国球,并不在于大联盟有着多么高的关注度,而是棒球运动深入社区,他不只是属于电视里大舞台上王谢堂前的金丝雀,它就像中国的乒乓球一样,是属于所有寻常百姓家触之可及的情感寄托和欢乐源泉。
这次美国自驾旅行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现场观看了一场美国棒球联赛。Twins是美国 职业棒球(MLB)联赛中的一支球队,就像明尼苏达森林狼队是美职篮NBA其中一支一样!虽然现场观看比赛,直到现在我也没了解清楚棒球规则,而在现场感触最深的是棒球文化深入到 美国 人的方方面面!
在 美国 人们聊天,爱用棒球术语打比方。棒球,常被称为 美国 国球,它是 美国 人成长记忆的一部分,更被誉为 美国 文化的象征、精神的缩影。看棒球赛,观众也永远在“动”:买啤酒、热狗、爆米花。
作为体育和休闲活动,比赛的水平或许不是观众们最为关注的,而是观赛体验,亲子互动的机会,哪怕是坐在球场里聊聊天,喝喝啤酒,享受一下阳光和泥土的芬芳,也颇有一番趣味。
从场外文化上,有家庭氛围,棒球中本垒板的英文叫做“home”,即家的意思,而且相较于篮球或是足球的紧张,棒球比赛的现场更多的是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不但是只有父亲和儿子,也有母亲和女儿,就好像野餐一样轻松。同时棒球还是一种世代的传承。
棒球的文化有很多,从规则上来说,你只有直面对手才能取得胜利,不管你领先多少,都要勇敢的面对打者才能取胜,并不可能像足球或者篮球一样靠消耗时间取得胜利。另外棒球也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很好的阐述,你一个人再厉害,即便你是投手,你也要靠你的队友接住球,传球完成出局数,如果你是打者,无论你有多强,你也必须按照打线的顺序轮流打击,并不可能像足球或篮球一样,关键时候就把球传给最好的球员单打。
从战术来说,棒球还宣扬一种牺牲精神,比如说牺牲打,自杀打,牺牲触击等,就是靠损失自己的数据,为球队多得分数。而从比赛文化上,则是不欺负弱小,比如说你在大比分领先的时候,根据棒球的文化,你是不应该用盗垒或是触击这种战术来增大领先优势。
由于棒球一局的终始不是计时,而是计算出局人次。所以,再怎么光芒四射的球员也是出局比奔回本垒多得多。所以失败真的是没什么大不了。发生了的事就是发生了,人生还要继续。但所有的失败与成功都是果,抉择才是因。挥不挥棒是抉择,把球传给哪一垒是抉择,该投好球,坏球、慢球、快球、直线球还是变化球也是抉择。你不能说:“我不愿抉择。”
别看现在特朗普身材发福,他在学生时代可是一名体育积极分子预科时他曾是“纽约最好的棒球手”。奥巴马也是个运动天才篮球、棒球、保龄球、高尔夫、游泳甚至拉单杠他都无一不精。棒球被誉为“绿茵场上的国际象棋”,是运动技术与智慧的结合。棒球的规则可能是所有运动项目中最复杂的,需要瞬间对场上复杂的局势做出判断。
明尼苏达双城创建于1894年。球队在1964年从首都 华盛顿 搬到 明尼苏达州 的 明尼阿波利斯 ,也正式更名为双城,球队曾经在1924、1987和1991年三次夺得世界大赛冠军。在现场体验美国国球的热烈气氛,是极好的感受。